1. 常见问题
漏项或重算:如遗漏 “电梯安装费”“消防验收费”,或重复计算墙体抹灰面积;
价格偏差:材料价格未更新(如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后仍用旧价),导致预算偏低;
定额套用错误:如将 “办公楼装修” 套用 “住宅装修” 定额,费率或消耗量不符;
风险考虑不足:未计取预备费,或预备费比例过低(通常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 + 其他费用的 5%-10% 计取)。
2. 控制要点
算量阶段:采用 BIM 技术(建筑信息模型)进行三维建模算量,减少人工计算误差;
价格阶段: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,实时跟踪市场价,重点关注高价材料(如钢筋、电缆)的价格波动;
审核阶段: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 “预算审核”,交叉核对工程量和计价,确保准确性;
动态调整:若项目周期长(超过 1 年),需定期(如每季度)更新材料价格和预备费,避免预算失效。